而且比起运输成本和效率,更深层的考量在于地缘安全。蒙古自1990年代推行“第三邻国”战略,试图通过美日等西方势力平衡中俄影响,但收效甚微。
特朗普关税战的无差别打击(包括对越南、泰国等盟友加征36%-46%关税),让蒙古意识到“远水难解近渴”。蒙古经济学者巴特尔指出:“美国保护主义扰乱全球贸易,深化与中国的务实合作才是稳定之锚。”
这一转向在蒙古《2028年发展规划》中尤为明显:三条中蒙跨境铁路被列为最高优先级项目,旨在通过铁路网对接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融入区域产业链
2025年2月以来,中泰高铁二期、中吉乌铁路先导段相继动工,越南也重启中越跨境铁路谈判。这些项目共同构成中国应对关税战的“基建对冲网络”——通过强化与周边国家的陆路联通,减少对海运通道的依赖,同时分散供应链风险。
以煤炭为例,蒙古替代澳大利亚的潜力显著:蒙煤发热量高、硫分低,且中蒙已实现本币结算,规避美元波动风险。
若澳煤因关税战断供,蒙古可通过铁路将对华供应量提升至1.2亿吨,满足中国10%的进口需求。这种“未雨绸缪”的策略,与特朗普政府仓促加税形成鲜明对比。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